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大赛的通知

2025-09-06 12:02:43 大赛组委会 543

各相关高等学校:

为贯彻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强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提升大学生数字技能,推进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创新应用,经研究,决定举办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高校在校生(含高职高专、本科和研究生)。

、大赛项目

大赛项目分为两大类:

(一)数字资源制作类。

本类赛项要求围绕单个或一组知识点,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满足教学活动过程的资源。比赛项目包括:

1.多媒体课件制作

围绕单个或一组知识点,制作支持互动学习的教学资料,如带交互功能的教学课件、交互式课件、实践教学计划与内容、微课程、网课及网络教学课件等。

作品要求:可应用白板软件、PPT等进行制作;课件素材可来自软件自带或自主设计制作,允许使用101教育PPT、美化大师等第三方插件,并可外插声音、视频、图片、动画等;课件应至少包含一个完整课时的教学内容。如作品运行需特殊插件,请在报送时说明。

报送作品:课件+课件设计说明文档。

2.微课制作

自主选择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撰写微课设计方案,包括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流程与内容设计以及实施思路。

作品要求:微课视频形式不限,要求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画质量好;片头应显示微课名称、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

报送作品:微课视频+课程设计文档。

3.数字化应用场景创建

利用低代码开发工具,设计搭建面向教学、学习及管理场景的数字化应用。

作品要求:参赛者通过相关低代码平台开发应用,并从平台中导出应用程序包(压缩为zip格式)。如无法导出,请在项目说明文档中附上应用网址和登录信息;需撰写项目说明文档,内容包括需求介绍、应用功能介绍、应用场景描述以及数据字段、表单和报表、业务流程设计等。

报送作品:低代码应用程序包(如无法导出可以免交)+项目说明文档+应用介绍演示视频。

4.生成式AI教具制作

应用生成式AI开发课堂教学工具,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困难或问题。

作品要求:开发可在课堂中直接使用的各类教学工具,原则上应支持离线使用;说明文档需重点介绍该工具解决的教学问题及其在课堂中的应用方式。

报送作品:教学工具(可压缩打包)+说明文档。

(二)教学应用类

本类赛项要求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于学科教学中,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比赛项目包括:

1.课堂教学应用

根据教学设计完成信息化教学应用的真实课堂或模拟课堂实录。

作品要求:幼儿园和小学教学实录视频时长为10–15分钟,初中和高中为15–20分钟,须聚焦教学或保教活动的重难点。鼓励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

报送作品:教学实录视频+教学设计文档。

2.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针对学科教学中的实际场景或重难点问题,设计开发教学应用案例或工具,体现其在教学设计、资源开发、学生互动等环节的创新价值,以演示视频、教学设计文档等方式呈现。

作品要求:演示视频(10分钟以内)需完整展示作品功能、应用场景、实施效果及技术实现逻辑,重点说明生成式AI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鼓励使用开源AI工具,若使用商业化平台需注明授权信息。

报送作品:演示视频 + 教学设计文档(含需求分析、技术方案、实施效果评估)+ 技术说明文档(可选,包括核心算法、模型训练数据来源及代码框架简述,需符合伦理规范)。

三、大赛要求

1.参赛作品须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基于教育真实需求进行开发。

2.作品内容须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

3.参赛作品须为原创,引用资源请注明出处,无知识产权纠纷。一经发现抄袭,即刻取消参赛资格。已参与其他全国性比赛的作品不得重复参赛。

4.提交内容不完整、无法运行,或提供虚假信息、涉嫌作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均视为无效参赛作品。

5.视频格式为MP4,画面尺寸1280×720,大小不超过200MB;文档格式为PDF,大小不超过20MB。

四、参赛程序

(一)大赛报名:

1.各高校教务处、二级学院或学生社团等可统一组织遴选并推荐优秀作品参赛;学生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参赛。

2.报名时须提交学生证件复印件,加盖所在学院(系、部门)公章后扫描上传。

(二)每位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参赛的作品限1项,作者总人数不超过3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第一指导教师在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三个学段中指导作品各不超过3项。

(三) 请各校通过大赛网站报名系统进行报名和作品上传,报送时间为2025年9月15日0时至10月30日24时。大赛不接收纸质材料。

五、奖项设置

(一)优秀作品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对优秀作品及参赛队伍予以表彰。

(二)优秀指导教师奖:从特等奖作品的指导教师中遴选,颁发证书予以表彰。

(三)优秀组织奖:设若干名,对组织工作突出、推送作品质量和数量较高的单位予以表彰。该奖项须组织单位向组委会提交盖章申请书。

六、组织单位

大赛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新科技与继续教育分会主办,相关高校协办。

七、其他事项

(一)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参赛费和评审费。

(二)大赛将根据作品申报情况进行分组评比,作品评选标准及提交操作指南请详见大赛网站。

(三)大赛主办方有权对参赛及获奖作品进行存储、宣传,对文字资料结集出版。在使用过程中应保留作品原标识,如有修改须征得创作者书面或邮件同意。

(四)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联系人:姜老师18077113721,陈老师18207712260。

大赛网站:s.wsedu.net,大赛公众号:数字素养与技能。

 

 

全国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大赛

组织委员会

 2025年9月3日